一說到趙立新,很多關于藝術的關聯詞就會瞬間浮現,導演、演員、編劇、主持……令人驚嘆的演技,游刃有余的聲音,氣場十足的主持,趙立新帶給觀眾的好像還遠不止這些。相繼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與莫斯科國立電影學院的趙立新,相對于影視劇熒屏,其實他更享受在戲劇舞臺上揮灑創作激情的體驗。
緣于一場《父親》,趙立新開啟了戲劇之路
只要有一方舞臺可以施展,演員的價值遲早會被發現。趙立新在熒屏上展現出來的種種實力已經征服了一大批觀眾,在影視作品里,他能將千般迥異的角色刻畫得入木三分;在綜藝節目中,多國語言的功底和靈活變化的聲音令他魅力爆棚。但很少有人會關注到,骨子里流淌著“戲瘋子”血液的趙立新把舞臺視為信仰,他更享受戲劇人生。
剛剛畢業之時,趙立新在一個小劇場看到一部戲——“世界現代戲劇之父”斯特林堡的經典劇目《父親》,當時的他就被戲劇里那位嚴謹耿直的父親一步步被逼瘋的場景給震撼了,“我坐得離舞臺幾米開外,看得汗毛倒豎,整個人黏在椅子上,零度,平了”,久久不能平靜的他回國后更是兩度將這部戲搬上中國舞臺。
源于《父親》的戲劇之路,并沒有止于《父親》,趙立新在戲劇舞臺上給觀眾帶來了什么?1996之后的六年里,趙立新主演了《哈姆雷特》、《尼爾斯騎鵝旅行記》、《神秘泉》、《太陽的孩子》、《約瑟夫和他的兄弟們》等眾多話劇作品。不安于舒適圈的趙立新義無反顧地開始了全新的自我挑戰。1998年,由他自導自演的獨白劇《亨利事件》好評連連,一舉榮獲了斯德哥爾摩國際獨白劇戲劇節年度最佳劇目的重要獎項;2006年,《我的秘密生活》打破了傳統的戲劇模式,趙立新在看似與觀眾的對話中繪聲繪色地描述著戲中人游巡世界的感觸和經歷;2011年,《審查者》以一個禁忌視角來展示當代社會中人們的漠然、壓抑與焦慮,強調透過表象深入審視人性;2012年,《男左女右》的雙男主對手戲博弈在謊言與真實之間,表現出社會的現狀和人與人之間寂寞孤寂的內心世界。除此之外,趙立新還不停歇地演繹了《愛·無處不在》、《談談情,說說謊》、《備忘錄》、《婚姻風景》、《魯迅》、《枕頭人》等太多精彩劇目。
趙立新:人有人格,戲有戲格
趙立新對戲劇舞臺有著異乎尋常的熱情,他的理想是把自己在戲劇上的經驗、成就與更多人分享,在影視劇頗有成就的趙立新,談到戲劇時說:“我會首先選擇我認為能夠直指心靈的戲,人有人格,戲有戲格。”戲劇是他一生都割舍不下的事業。他說,自己會一直演下去,直到有一天動不了了,就跟舞臺揮手告別,在臺下看著后來人繼續。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