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秋冬季節,內心頗有悸動,酷暑已經翻篇,食欲都在噴井,似乎有一種美食在不停的召喚,我知道那就是陽澄湖的大閘蟹。
說到大閘蟹,難免要想到蟹文化的優雅和精致。一只煮熟了的螃蟹還要用八種金屬武器來對付,是不是覺得儀式感超強的呢?這八種金屬武器人稱"蟹八件",也是蟹文化中最經典的代表。
秋冬時節,陽澄湖邊大閘蟹的美味那是眾人皆知的,品蟹時節,菊花也傲然開放,月下臨風,持螯賞菊,別有風味,若品蟹過程中用到"蟹八件",那可謂是韻致更濃。
蟹文化之"蟹八件"
這"蟹八件"乃明代江南的能工巧匠發明之作,其中包括錘、鐓、鉗、鏟、匙、叉、刮、針。到了后來甚至發展到12件之多,但是從實用性來說,簡化成6件或者4件那就足夠了。正常來說都是銅鑄而成,鎦金或鍍銀,但是都甚為美觀,精巧玲瓏。這些工具在工藝上都非常的考究,外形上也別具風格,例如刮具看起來像寶劍,匙具則像文房中的水盂,針還有圓扁頭之分。
細看這"蟹八件"就能知道其功能,本意上就是用它將這大閘蟹吃個精光,哪怕是看起來瘦小的蟹爪也不讓它留有半點肉蟹。相比簡單粗暴的吃蟹方式,內行人更愿意運用"蟹八件"來好好享受這美食。
當然,"蟹八件"也不是胡亂使用的,它也是有順序的講究。熱氣騰騰螃蟹起鍋上桌之后,食客可先用剪刀將螃蟹的兩只大螯剪下,之后用錘輕輕敲打蟹殼四周,再用鏟慢慢打開背殼,緊接著鉗、叉、刮、針輪番上陣,剔、夾、叉、敲一氣呵成,就可以將金黃的蟹黃,白玉般的蟹膏,以及雪白的蟹肉一一取出。之后就是將美食送入唇舌體驗的過程了。
對于牙口不那么利索或者擔心碰上唇舌之人而言,這"蟹八件"無疑就是品蟹的最好工具,同時還能增添食蟹過程的樂趣。作為精致生活的象征,"蟹八件"在蟹文化中可謂影響頗深。
蟹文化之千挑萬選品蟹
工具已備,糧草合在?
陽澄湖大閘蟹馳名中外,但現如今要想品嘗到正宗的陽澄湖內養成的大閘蟹怕是沒那么簡單了。近十年來為保護陽澄湖水質和水環境,陽澄湖圍網養蟹面積從最高峰的10多萬畝到2017年壓縮到只剩下1.6萬畝,年產量也下降到只有1300噸左右,供不應求那是必然的。但是市面上為什么還是出現那么多的"陽澄湖大閘蟹"呢?只能說,消費者需求高導致"掛羊頭賣狗肉"的商家也"崛起"了。大部分食客可能花了"陽澄湖大閘蟹"的錢買的卻并不是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
既然如此,難道就棄蟹而行嗎?那可不成!要想吃到和陽澄湖內大閘蟹一樣美味的螃蟹,那還是有的選的,巴城阿四蟹莊的大閘蟹,就是其中一種。
說到這阿四蟹莊也是小有名氣,在陽澄湖一帶無人不知。老板阿四是陽澄湖東岸的巴城鎮的一位地道的蟹農,有著20幾年的養蟹經驗,原來在陽澄湖圍網養蟹面積最高峰是有200多畝,隨著圍網面積的壓縮,直到去年全部被征收了。先人一步的阿四率先探索陽澄湖生態蟹養殖,先是承包了村里魚塘進行生態化改造,之后再引入陽澄湖水及生態水草培育生態養殖環境,又加入高新科技做標準管理。最終培育出來的大閘蟹沒讓阿四和食客失望,不管是口感還是味道或者營養價值,都媲美陽澄湖內長大的大閘蟹。
"蟹八件"已準備好,到阿四蟹莊品蟹那是必然之選。阿四蟹莊其實是一個典型的船舫,整體裝修風格非常大氣優雅,上下共三層樓高,配有大廳和包廂,靠湖而建更有意境。
阿四蟹莊的招牌菜"清蒸大閘蟹"那是標配,三五好友人手兩只,當場選擇更有成就感,老師傅的手藝還是那么好,火候和時間都控制得妥妥的,用"蟹八件"慢慢將蟹膏蟹黃和蟹肉剔除出來,再細細的品嘗,那真的是妙不可言。再溫上一壺黃酒,人手一杯,淺談細品,昆曲裊裊而來,有好友,有酒,有美食,人生暢快也!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